Free Arts NYC(紐約自由藝術機構)是一家致力于為一些無法獲得學習藝術的兒童提供藝術基礎教育的非盈利性機構。該機構為相關兒童提供長期藝術的教育項目,以提高兒童的自信心及提供靈活的課程安排,發(fā)掘學生的內在潛力。這些教育項目獲得很多學生的響應,需求日漸增大,但由于機構的非盈利性質,經費來源渠道狹窄,受到經費短缺的困擾,他們無法進一步拓展業(yè)務。為了更好的展示他們的形象及應對未來的各種任務,他們需要更新自己的品牌形象。新形象由紐約的設計公司Red Peak設計。
設計公司認識到該機構由于資金問題,通過一般的手段很難吸引別人的注意。所以設計公司希望能夠在品牌形象的構建背后能夠建立一個故事——一個可以使品牌持續(xù)擴張的故事。設計公司讓45個藝術家及設計師各自自由發(fā)揮,設計出一套訂制的字體。這套字體,每一個字母都是各個設計師自由創(chuàng)作的,所以從整體來看,他們形象各異。設計公司邀請的這些設計師都來頭不小,如著名插畫師及廣告前輩 Bob Gill,Eric Haze,字體設計師Tony di Spigna,書籍裝幀設計師Carin Goldberg,蘋果創(chuàng)意總監(jiān)Alan Dye及 Julia Hoffman等等。甚至還包括一些服裝設計師及其它藝術設計師,如在時裝界頗有名氣的Diane von Furstenberg 設計了字母D,Lawrence Weiner設計了連字符號, Harper’s Bazaar提交了(單)引號的設計稿。
這樣,字母及數字、常用符號都有了,直接利用這些形態(tài)各異的字母組成各種設計即可。同時,在上周時尚巴莎還組織了該機構的慈善籌款活動, 將每個字母印成徽章作為義賣,最后共籌集得二萬美金。同時,這些物品還可以在機構的網站上在線購買。
無疑,這既是一次成功的設計,也是一次成功的活動策劃,引得一眾設計師加入其中,本身起到的宣傳就是巨大的。作為一家非盈利機構,這樣的合力設計切入點非常好,體現了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部分這個理念,作為被選中作品的設計師,他也會自覺并自豪地為這個機構作出宣傳及推廣。從設計的角度來說,這個標志除了可以形成豐富多樣的衍生物品及應用之外,它還具有“擴容性”,如在以后,還可以以某種特定的形式及事件來增加其它的符號。
詳細的各個字母設計可以點擊網站觀看。
本文作者:www.logosky.net 陳漢聰